最近看到感人的一篇文章和一個視頻,題目卻是很少人能懂的“約嗎?”。今天我給大家讀一讀這個故事,並作一點由此引發的點評。
請先看一下上面的視頻,然後點擊下列播放面版上的紅色播放鍵聽這個故事和我們的點評。如果你住在大陸,請點擊這裡收聽,速度會快很多。
點評中的故事
誰能想到,四年以來,一隻企鵝每年都會漂洋過海來跟一個71歲的老人相會呢?
童話般的故事,卻真實地上演了。
故事的主人公,男的叫Joao Pereira de Souza,今年71歲,是一名退休砌磚匠,住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附近的一處海島漁村;雄的,是一隻企鵝。
2011年,不知南美海域哪片油田發生側漏,這隻麥哲倫企鵝帶著一身油汙被衝到Joao所在的漁村海岸上,奄奄一息。
人在江湖飄,哪能不挨刀。幸好這隻企鵝遇到了Joao。
老人用了一週才把這隻企鵝身上的油汙清理乾淨,獲得悉心照料之後,這隻企鵝終於滿血復活了,並被取名為Dindim!
隨後,這隻企鵝跟這位獨居老人度過了數月,這一天,Joao又拿出幾條魚餵飽了這隻企鵝,決定將它放歸大海。
老人把Dindim放到水裡,它卻跟著老人又回到岸上。反覆幾次之後,老人從朋友那裡借了一條船,劃到深海區,將企鵝抱下船放到了海里。
“再見了,小企鵝……”回岸的路上,老人心裡也很是不捨,然而……
沒錯,這隻企鵝早就先於Joao游回了岸上,因為找不到老熟人正急得團團轉。
看到老人回來,這隻企鵝搖擺著尾巴、尖叫著迎了上去。
Joao沒再狠心趕它走,而企鵝也跟老人越來越親密。但在老人所在的漁村,其他任何人都不敢靠近這隻企鵝,否則會被啄得很慘。
但對於Joao老人,企鵝就像對待一個老朋友那樣,毫無防備。
於是小小的漁村裡出現了奇葩的場景:別人遛狗,而當Joao走在路上時,身後卻跟著一隻大搖大擺的企鵝。
大西洋的季風吹來了,兩個老夥計共處了11個月之久,在這期間,這隻企鵝退了毛,長出新的羽毛後,這隻企鵝突然不見了。
Joao以為那隻可愛的企鵝跟自己永別了。
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的話,這個故事的結局也未免太平淡了,所以我們繼續看故事的神奇發展。
在企鵝消失後的第二年六月份,它回來了。它準確無誤地找到了Joao的住所,然後每天黏著老人,蹭魚吃,然後用帶著海腥味的嘴親吻老人。
就這樣,企鵝每年六月來,次年二月離開到阿根廷、智利附近海域繁殖,周而復始,年復一年。
麥哲倫企鵝的聚居地位於南美洲南端,從距離上估算,它每次為了見到Joao要遊至少5000英里(1英里=1.609344千米)。
一路上,它要克服疲憊和疾病,躲過海豹、鯨魚等天敵;而年逾古稀的老人為了等到它,也在跟歲月作鬥爭。
當地的人們希望這個故事不要有結局,希望企鵝每一次離開,都能更好地回來。
但是人們也在擔心兩件事:一是老人等啊等,企鵝卻再也沒出現;二是企鵝來到老人所在的漁村,找啊找,卻再也找不到老人了……
我們的點評
相信,當你聽完、看完了這個巴西退休建築老人與一隻企鵝的感人故事,心中一定會激起難以消逝的迴響,所謂萬物之靈的人,與通常被稱之為“禽獸”的動物,能建立如此令人深思的關係,不能不說是一個神蹟。
而且,更叫人覺得驚奇的是,這篇信息起了一個叫人聽了,不免感到莫名其妙的題目,叫“約嗎”?你猜,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?
實際上,我也不大清楚。只是,它忽然讓我想起了一件事,那就是聖經記載,當挪亞一家逃過大洪水的劫難,從方舟中出來之後,上帝不但與挪亞一家八口人立約,而且上帝還說,“並與你們這裡的一切活物、就是飛鳥、牲畜、走獸.凡從方舟裡出來的活物立約”。由此而來,我就覺得用聖經的話,來解讀巴西老人與企鵝之間的“約”,再恰當不過了。
這一次,當主耶穌再來之時,他會把我們帶進千禧年。作為造物主的上帝,就像故事中的巴西老人;而作為受造者的人類,就像故事中的企鵝,一旦雙方立了約,就不離不棄地連接在一起,直到千禧年結束。
而且,慶幸的是,那時我們不會無奈地苦嘆人生的苦短,像這故事的結尾,發出了近於淒涼的擔心:一是老人等啊等,企鵝卻沒有再出現;二是企鵝來到老人所在的漁村,找啊找,卻再也找不到老人了。
相反,當你最後與上帝相見之日,若自己的名字記在他的生命冊上,是永永遠遠都不會死的,得到的是平安和喜樂,抹去的是悲傷和眼淚,還有什麼比這更好?
願巴西老人和企鵝之約,能帶給你對人生新的看見和激勵。
___________________
注:此短評中的故事取自這裡,視頻來自騰訊視頻,照片取自網絡。有什麼問題,請與我們聯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