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時候我們看現實,常常用一種理想境界作標準,難怪看什麼都好像不順眼,因為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確實很大。那我們看歷史就一定客觀嗎?因為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實,我們就一定把握得準嗎?看完下列視頻後,你會發現它會顛覆你對所謂“黑暗的中世紀”之定論,很多人甚至莫名其妙地將此所謂的“黑暗”歸罪於教會,甚至歸罪於上帝。此視頻的主講人是Prager大學Providence學院的著名學者安東尼·艾索倫(Anthony Esolen),他和許多其他學者都對中世紀的通常解讀提出了全方位質疑。
如果您看不到上面的視頻,請點擊這裡。住在大陸?請點擊這裡看源自QQ視頻的網頁,要快很多。
我們需要面對的歷史事實是,中世紀之後人類就進入了17和18世紀的“啟蒙運動”期,沒有中世紀時代的過渡,就不可能有後來啟蒙運動的崛起。值得一提的是,18世紀的著名人物諸如牛頓、瑞登堡、伏爾泰、孟德斯鳩、盧梭等人,成為那個時代思想解放、靈性提升超前的代表人物。18世紀末發生的“美國革命”、“法國革命”、“工業革命”,這三個最著名、影響層面最廣的顛覆性革命,為後來的人類歷史奠定了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發展根基。
歡迎您看完這個視頻後,分享您的真實感受。